February 13, 2018

对互联网竞争和产品的想法

最近和朋友聊过两个话题,一个是「你们公司有没有做直播问答」一个是「第一次下载即刻怎么发现功能乱糟糟的」。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聊起这些总会感慨万千并夹带着迷茫。

首先是直播问答,在国内第一个平台火了起来后的几天,第二第三个直播平台就跟进了,如此短时间内实现技术上的改造还有问题和人员的准备,除了让我惊叹大中型公司的效率,还让我觉得直播行业为了抢用户都杀红了眼。事实上是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杀红了眼,此后微博做了直播问答,很多视频网站做了直播问答,果壳做了直播问答,知乎做了直播问答,连某个大型公众号都做了直播问答!天啊,果壳和知乎我可以理解,微博什么都做的也懒得说了,视频网站也来凑热闹为何... 公众号为何也三心两意...

从这次直播问答热潮还能看出这股热潮已经和小创业团队没什么关系了。过去两三个人制作一个APP,收一点广告费,或者内购或者付费使用,自己养活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少。其中原因一个是经过几年的发展,能够简单实现的 idea 都被实现了,并且大多做得比较完善,实现已有的 idea 要付出比以往高很多的代价才能超越前人。新的 idea 如果有希望赚钱或者能活得大量用户,就会像直播问答这种情况,小团队参与进去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船没有大公司的先进,续航能力也没大公司的长。

写代码或者做互联网产品创业无望对刚毕业的计算机系同学影响挺大的,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参与产品方向的制定,没机会揣测用户心理,没机会察觉用户增减和自己做的决定的关系。他们去到管理完善公司也好,管理不完善的公司也好,那些三十几的同事会认为他们还没具备xx能力而主动屏蔽大量信息,他们工作只需要完成一项项的任务就好。

然后是即刻的功能乱糟糟。即刻刚开始的时候功能很简洁的,现在多了界面眼花缭乱的主题推荐页和类似发微博的动态功能,并且默认首页是推荐的时间线,越来越像微博了。国内每个有大量用户的APP都做成了巨无霸,以至于我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的时候无所适从,它们纯粹得不能再纯粹了,比如Instagram 做了五六年十几亿用户,主要界面就一个时间线和一个整页的推荐,没有好友分组,隐私权限简单,让人活得坦荡荡。而微博除了时间线,首页给你来个故事,还有个热门,再一个「发现」Tab,把今日头条,地方门户,短视频,直播等等都做了,在新浪微博里还可以搜歌听歌!!

这样看来,国内移动互联网公司是真的累,每个公司都把互联网一半种类的业务都做了,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实现了各种诡异功能,比如悄悄关注,朋友圈分组屏蔽,这些都是制作成大而全的平台的后果。

要说国内比国外APP真正好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 Instagram 有一些界面细节看起来很简陋,看上去是用原生UI并且没有经过视觉设计的,看着怪怪的,国内大厂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界面上的元素都经过了细致的设计会比较好看。不过国外的朋友提醒了一句「所以国外不用加班,国内要」...

我最欣赏的国内APP是豆瓣,豆瓣也是个大而全的APP,但贵在独特,功能相辅相成不多余,都是为了「兴趣」服务。只是这种有点文艺和高冷的服务盈利能力较弱,以至于像「东西」这样有创意且有趣的服务也做不下去了。